中新社福州12月2日电 (记者 闫旭)从5岁到75岁,从幼儿、小学、中学到成年队伍,囊括撞式、触式和腰旗式三种类别7个组别……来自海峡两岸62支队伍的近700名英式橄榄球运动员,12月2日在福州同场竞技。
当天,第十一届海峡青年节·第八届海峡两岸(福建)青年英式橄榄球交流赛暨2023年全国沙滩橄榄球分站赛(福州站)在福州市闽江公园南江滨沙滩球场举行。这是两岸橄榄球交流赛史上参与人数规模最多的一届赛事。
12月2日,第八届海峡两岸(福建)青年英式橄榄球交流赛暨2023年全国沙滩橄榄球分站赛(福州站)在福州市闽江公园南江滨沙滩球场举行。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
沙滩上,运动员追逐拼抢,尽享橄榄球运动带来的快乐。台湾橄榄球协会理事长章富麟表示,2015年福州创立的这项两岸青年橄榄球交流赛事,留下许多美好的故事,也成为两岸橄榄球交流的一张名片;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加强与大陆协会、学校、球友之间的联系。
海峡两岸青年橄榄球交流赛已举办8届,累计吸引三千多名两岸青少年以球会友。从去年开始,该赛事从草地赛改为沙地赛,也作为2023年全国沙滩橄榄球分站赛的福州站比赛。
此次交流赛上,台湾青年教练伍皓详和李朝潢获福建省橄榄球协会颁发“校园橄榄球推广大使”聘书。他们此次也作为台北巨人橄榄球俱乐部的球员参加比赛。
李朝潢说,他们将携手台湾青年走进福州校园,助力福州橄榄球运动的发展,也为加强两岸橄榄球体育文化交流打开更广阔的空间。
福建省橄榄球协会会长吴露生表示,海峡两岸之间在橄榄球运动上的交流互动,是几届橄榄球人不断努力的成果,有义务和责任将两岸交流的赛事办得越来越好。(完)

中新网北京12月2日电 (记者 高凯)由北京市文联、北京师范大学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,北京作家协会和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的“文学京彩季——北京作家2023精品研推工程第四期”——吕铮作品研讨会日前举行。本次会议主要以吕铮小说新作《打击队》为研讨对象,邀请二十余位学者、评论家、作家参会。
吕铮作品《打击队》研讨会举办。王云龙摄
吕铮,警察、作家、编剧、词曲作者,中国作协会员,全国公安文联理事,北京作协会员,北京音协会员。曾获第四届茅盾新人奖、第七届“北京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”称号,小说作品连续五次获得公安部金盾文学奖等奖项。他的作品《打击队》主要描写因意外破获大案被特招入警的昔日辅警邰晓阳,被分配到小满派出所打击队工作,追捕、甄别、谋略、担当,书中讲述了一名小警察的开挂逆袭之路,更书写了大时代热血正义的浩然之歌。
《打击队》首发在《人民文学》2023年第一期。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、《人民文学》主编施战军用“正”、“常”、“人”三个字来评价这部小说:“正”是对社会生活的正视,“常”是写出了人生的常态和社会的常态,“人”是写出了人情、人心和人味。
全国公安文联副主席、知名作家、评论家张策谈到,吕铮的创作与公安职业密不可分,他突破了类型小说的窠臼,笔下的故事把大量真实的生活素材进行了认真剪裁、虚构、提高,与此同时继承了中国文学、世界文学的许多优良传统。

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觉得,吕铮的小说可读性非常强,他的小说看上去聚焦案件本身,但背后投射出了非常复杂的,甚至是历史变迁、社会动因的层面。从技术层面看,其写作不仅借鉴了类型小说,也运用了影视作品、新媒体的叙事手法。
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》执行主编李蔚超讲到,吕铮的作品写出了人民性、时代性,《打击队》真正达到了写生活、写人物的同时具备了可信的价值感,他贴着人心写,在专业性和英雄气之间形成了很好的均衡。他的长篇小说、电影电视剧的改编证明,中国文学中公安文学的重大性和重大意义,以及无限可能性。他的创作是新时代中国文学特别有特点的样本。
北京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石一枫认为,吕铮小说中的人物有两种智慧,一个是警察的专业智慧,一个是市井智慧,其作品中,人物越来越生活化,案件的时代性非常强。
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、评论家傅逸尘觉得公安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特殊的地位,吕铮的《打击队》在技术层面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提升,小说中各种对抗性的矛盾冲突的戏剧化因素自然结合,同时呈现出一种温暖的、阳光的、向上的精神,崇高和英雄的价值意义贯穿始终,里面尽管会涉及到社会阴暗面,但最后感受到的却是满满的温暖、人情味,非常珍贵。(完)